你喜歡吃拉麵嗎?
你喜歡吃的是「正宗」日本拉麵,還是「台式」風味拉麵?
說到日本,就絕對會聯想到拉麵。可是日本拉麵真的有這麼好吃嗎?
來到日本後,若是有外食的機會我通常不會想選擇這道食物。
原因是:「太鹹了!太油了!」
真正的日本拉麵,對台灣人來說應該都算「過鹹」。
而在台灣吃到的「日式拉麵」,大多數都已經過調整為台灣人適合的味道。
(所以我老公吃到都會說:這不是拉麵,這不是拉麵)
除了這家「一風堂」拉麵,是我覺得台灣人能接受的「日本拉麵」。
幸運的是,這家拉麵也在台灣有設點。
這家位於日本「博多」的一風堂拉麵。
紅黑的色系從店門口延伸至店內,一走進店內牆上掛滿了「一風堂」在許多其他國家設點的資訊。
與台灣不同的是,日本博多的一風堂有著一股非常濃厚的日本太鼓風味。
店內播放著太鼓傳統音樂,而抬頭一望,上面掛著貨真價實的太鼓。
視覺、聽覺、味覺一應具全。
桌上是走進店內的基本擺設,放菜單、一杯特製涼茶、小菜、調味料與醬油碟。
一風堂的菜單內容非常簡單明瞭,豚骨、味增、醬油。
若是想到選擇套餐也只要多加100元日幣而已喔!
正宗九州豚骨拉麵的特色就是,麵條是「細的」。
而且還可以選擇麵條的軟硬度,分別軟>普通>硬
如果你是行家,請務必點選「バリカタ」超硬的意思。
赤味增拉麵,自從改變菜單後新增的口味。
以往一風堂的拉麵是以豚骨拉麵為主,
分別為「TAO・黒」「TAO・赤」「一風堂・白」「博多つけ麺」。
參考網址:日本一風堂官網
豚骨與赤味增除了口味不同以外,麵條也不同。
豚骨保留以往的九州細麵,而赤味增則是比一般拉麵店再粗一點的麵條。
若你問我哪個好吃,我的回答是:「BOTH」。
細麵的確是我最愛的口感,但赤味增的湯頭也不輸豚骨。
有沒有人好奇,為什麼九州的麵條是細的?
這時身為九州男兒的老公終於派上用場了!
原因是:「九州人個性比較急,凡事都希望效率高一點。」
連煮拉麵的時間都想要省,所以將麵條做成細一點,以減少烹煮時間。
所以麵條可以選擇硬軟也是出自于這個因素,最硬的麵條可以算是沒有熟透,下鍋約30秒就撈起了。
而九州人吃的方式會先第一次將麵條全部吃光不喝湯,接著會加點一份「替玉」。
九州特有的「替玉」特色,其實就是加麵的意思。
而為了保持麵的口感,替玉是在你第一次麵吃完後,向師傅說:「麻煩上替玉」
之後送上單單「麵條」而已,並不是像台灣一開始就會將麵加到湯裡。
第二次吃,就會加入眼前的小菜,改變湯的味道並喝湯。
最代表九州小菜的就是「高菜」,有點像台灣的「榨菜」。
但其實怎麼吃都不是重點,畢竟吃東西就要依個人喜好才能享受啊!
看我倆把湯都喝到見底,可見它的美味是如此的無法擋
現在在台南好像也有一風堂設點,各位鄉親朋友一風堂真的是我真心想推薦大家去試試的正宗日式拉麵!
有興趣點這裡:台灣一風堂官網
延伸閱讀:一風堂,九州拉麵改革血淚史。